| 乍到侗寨,你会发现这里的服饰风格与色彩斑斓的苗装截然不同。侗族服饰主打黑、灰、紫这些素雅沉静的色调,如同侗寨宁静悠然的气质一样,呈现出一种洗尽铅华的风情,与四周的山水景致和谐共融。 行走在肇兴侗寨,不难看到当地人制作、印染、捶打、晾晒侗布的场景,这些都是侗衣生命力的源头。 染布的工作通常由侗族女子操持。她们将大锅水烧开,加入紫、红或靛蓝色的植物染料。染料经过滤后,整匹布料便被浸入锅中翻煮约一小时。随后,这些湿漉漉的布匹便被挂在高高的竹竿上,接受阳光和空气的洗礼。 图源网络 特别有意思的是后续工序:染好晒干的布(尤其是带有麻纤维的棉布),会被折叠起来,放在家门口平整光滑的石板上。女人们挥动着大木槌,力道均匀地一遍遍敲打布料。老人们说,这样一是让布料表面显出光亮,二是能增强布料的韧性。染料多取自板蓝根等天然植物,有的侗布为了防水防风,还会刷上一层柿子水处理。经过这般千锤百炼的布匹确实不同凡响——不仅光鉴照人,而且因为纤维被强行舒展,制成的衣服不易起皱,久穿也能保持挺括不变形。 展开剩余49%寨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块这样的方形石板,经年累月的捶打让它们光亮如镜。侗族特有的百褶裙也是如此捶打定型出来的,裙褶硬朗分明,就算穿上许久,也总是像刚刚熨烫过一样笔挺。 侗布的光泽深浅不一,这取决于手艺和捶打的程度。那些表面如同镜面般明亮的侗布,据说至少需要承受上万次的锤打,自然格外难得和珍贵。 侗族女子的绣花功夫也令人赞叹。遇见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奶奶,手中针线依然细密灵动,绣出的花纹栩栩如生。无论男女的节日盛装,都遍布着精致的绣花图案。男性礼服的前摆上,甚至会缀饰着色彩鲜艳的鸡羽,平添几分英武。侗族服饰还有一个特色是编织各种带子,既实用,用来束腰或固定背上的孩子,也承载着情感,是姑娘们表达心意的信物。 而侗族女性最华贵的装饰无疑是那一身璀璨的银饰。繁复精巧的银项圈、银片、银链,虽多为铜胎鎏银,却依然显得轻盈而奢华。戴上全套银饰的侗家女孩,光彩照人,宛如高贵的妇人。这样一套手工艺精湛的全套银饰价格不菲(文中提到约在千元级别)。寨子里能看到好些银匠铺子,制作工具已多采用现代的氧气喷灯和小坩埚。追溯历史,在银钱流通的明清时期,充足的银料滋养了侗族独特的银饰艺术,这种利用银料良好延展性的工艺至今仍是顶尖的手工活。拥有一套别致的银饰盛装出嫁,几乎是每个侗家女孩最美好的心愿。时至今日,侗族银饰那摄人心魄的美,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芒。 发布于:四川省
|